Tag: 感恩

【撒花】李淙翰老师荣获“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”-郑州慈善大奖

2020年10月15日,以“助力脱贫攻坚,创建慈善郑州”为主题的第十三个“郑州慈善日”暨第五届“郑州慈善大奖”颁奖盛典在郑州嵩山饭店隆重拉开帷幕。 为了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》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表彰社会各界奉献爱心、回报设计的慈行善举,鼓励并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,自2020年7月郑州慈善总会对各县、开发区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评选,收到360余份的推荐,经过主办方对材料认真筛查与调查综合评审后,工评选出12个奖项、125位获奖者。 本次活动由智在行慈善基金会蔡有信理事代表出席颁奖现场,由河南省慈善总会会长邓永俭颁发奖项。 其中智在行慈善基金会创办人李淙翰老师,是其中一位荣获第五届郑州慈善大奖“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”的得奖人。 智在行慈善基金会创办人、实效国学全球导师李淙翰老师在得知获奖后,感恩的说:此份荣耀是所有人共同奋斗的阶段性成果。我们会任重而道远的再接再厉,在地球上绽放更多人间天使的爱心果实。 荣誉证书 李老师始终秉持着“慈善是慈心善行,学会将心比心,爱人如己,对方不要的不要给,对方想要的多给点。同时,带着很深的恭敬心、谦卑心、善良的心,对待任何人就像自己的家人,用更好的行为做更不一样的付出。”的态度践行慈善事业。 2012年8月李淙翰老师创办智在行慈善基金会,同年向郑州慈善总会捐款200万元(约RM125万)。自基金会成立以来,一直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,曾荣获“中华慈善总会突出贡献奖”等多项荣誉。 今年在疫情爆发之后,智在行慈善基金会更是义不容辞自发加入防控疫情工作,积极配合政府抗议行动,为郑州慈善事业贡献力量。 智在行慈善基金会在李老师多年的带领下,先后成立理事会、组织智工团,同时号召千名学员成为智工伙伴,慈善的力量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。 距今,智在行慈善基金会已为超过50所河南农村乡校及大学校园的师生捐赠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、为百位以上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、为孤儿院、慈幼院、脑瘫患儿及自闭症康复机构等超过千名孩子送去物资与陪伴。 智在行慈善基金走进汝州金庚康复医院 智工们翻山越岭为狮豹头乡超过百人五保户孤老送温暖,建造爱心水井。曾为玉树、雅安、武汉等灾区捐款捐物……疫情期间开办线上公益直播课,直播受益人数超过数十万人。 这一切的一切,只为将慈善的力量传播到更深远的地方,同时希望为社会带来满满正能量的影响力。智在行慈善基金会在未来将会一如既往,尽心尽力服务社会,回报社会,将慈善的理念在社会传播和落实,为社会提供强有力慈善力量! ✅ 免费订阅《李氏易学能量圈》Telegram,即时掌握最新消息!【点击这里】✅ 追踪《易经富有密码》FB专页,掌握第一手新资讯!【点击这里】 推荐阅读: 必知!3大成功秘诀!学这点,富贵跟着来!我被警察抓了,关十二神数什么事?!风水讲解:开门不要见哪些?!

Read more

翰學悟覺:第七天分享

此次疫情是我們祖國人民萬般不願見到的…… 然而,我們眾志成城的在抗災的過程中,我們如何保有平安、平靜與平穩的狀態呢? 現與你共勉之: 這次疫情風波會有如此大擴散的主因之一,就是從潛伏期到爆發期是較有相當長的時間。所以,其重視度不足及有一定的僥倖心理,而導致了風暴式擴散……。然而,此現象內藏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悟覺種子,即“延遲發生的地雷區”。或許因為是延遲發生,所以警惕性就下降了。其實,在生活中有許多類似因延遲發生而放鬆警惕的事件是層出不窮的。例如:因未及時處理好過往的悲傷,而讓悲傷如慢性毒藥一直腐蝕原本健康如是的心靈,最終患有抑鬱症……。 因此,“菩薩畏因,衆生畏果”。故,請你務必在事件的前因上努力,而不要被事件的後果所框住了。試問一下,若有人總是因有諸多不順纏身而終日鬱鬱寡歡,此人長期而往得腫瘤的機率會有可能偏高嗎?相信其答案,我們心中是有數的。所以,在這特殊時期,我們帶著“每日三省吾身”的悟覺,來為自己的未來生命迎來更綻放的美好體驗吧! 一省:今天的我有感恩生命中的一切嗎? 二省:今天的我有祝福生命中的人事物嗎? 三省:今天的我有更用心放掉過往舊習氣的羈絆,而決心不因延遲發生而鬆懈應有的高度覺知呢? 請牢記,你會成為你重复思考與行動的樣子!每人的業力果報,皆來自於身、口、意的影響。換言之,你的未來體驗往往來自於你的行為習慣、語言習慣及思考習慣!所以,請你全心以赴的成為慣性的主人,而非慣性是你的主人! 在此,提倡一個全民活動:“以戒為師”。 例如戒快樂肥仔水(可樂),讓自己更加輕盈; 戒甜食,讓自己更加活力無限; 戒抱怨,讓自己更加正向積極; 戒擔心,讓自己更加陽光燦爛; 戒口舌,讓自己更加福報多多; 戒怠惰,讓自己更加價值連城; 戒無力,讓自己更加自信綻放; 戒無知,讓自己更加豐盛圓滿; 戒傲嬌,讓自己更加得道多助; 戒憤怒,讓自己更加魅力四射; ...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