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: 创业

马云:内部创业需要的是野生动物,不是圈养动物 | 大公司如何搞内部创业?

内部创业平台的概念,这些年在企业界比较盛行,我们并不陌生,比如王品集团的狮王计划、韩都衣舍的小组制、海尔的内部创业孵化模式等都是很成功的案例,当然也有不成功的案例,比如华为就遭遇了“港湾劫”。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搭建企业内部创业平台呢? 成功的关键要素 做任何事都需要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默契与和谐。随着社会资源的开放,人们对财富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越来越高,创业就成为人们热衷的途径,而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倡导更是唤醒了很多有创业梦想的人,但是个体创业并非易事,所以就催生了企业去搭建自己的创业平台,目的是留住人才为己所用,同时又能让个体实现梦想。 搭建内部创业平台,要考虑三个关键要素:一是项目要好;二是要有一个好的总经理;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团队。项目要好,很容易理解,好的项目成功率高。一个好的项目通常要具备前景好、商业模式好、市场潜力大、没有竞争对手等条件,也就是要占据地利的优势。 假设内部创业的项目都是好的,那么最关键的就是人和了。天时、地利再好,没有好的人和团队去运作也不行。世间事都是人去做的,而不同能力、不同担当的人做事的结果也不同,所以大家都非常看重人的因素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。比如风投,表面上看投的是项目,实际上是投人,他一定要看这个项目是不是有好的总经理,而且还要透过总经理去看创业团队怎么样,所以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。 要找到好的CEO 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做CEO,可以用“想干”和“能干”做标准,谁“想干”又“能干”,谁就是这个合适的人选。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想干,要看他是不是想出钱,而不是听他说的有多好。因为他投入的多少决定了他会用心多少,或者他有信心多少。如果一个人以没钱为借口不想出钱,那么他可能不一定真想干,或者不是想真干,也可能就是没有能力。有能力的人即便是缺钱,也一定能找到钱。中国大多数老板都是草根出身,没钱,但是他原始的启动资金还是能找到,因为他是真想干,这是老板的特质。所以,他如果想干,一定愿意出钱。 一个人能不能干,除了看他的能力是否够,还要看他能不能专职干。如果一个人不能全力以赴做专职,而是脚踩两只船,能力再强也不合适。兼职本身就是对这项工作没有信心的表现,俗话也说“一心不能二用”。既没信心又不能倾注全部心思的人又怎么能干好呢?所以,如果有能力,那就要专职,才是真的能干。 再好的项目,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也不要做,否则注定会失败。 要组建优秀的团队 一个优秀的团队会让总经理如虎添翼。通俗一点讲,团队就是有一个人做带头大哥,有一帮小兄弟愿意跟着他出生入死,有凝聚力。看一群人是不是真正的团队,很简单的方法还是看钱,看这些小兄弟们是否愿意出钱。 如果一个人愿意并且有能力当带头大哥,不仅自己出钱还能找到能干的、愿意出钱的弟兄们帮他,和他一起干,那么这个人和这个团队是可用的。 如果你看好一个人,这个人也愿意出钱,但是没有人愿意跟着他出钱,那么这个人不可用。这个人要么没有真本事,要么人品有问题。在企业,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,比如这个人对手下怎么样,是不是只会拍马屁,是不是喜欢吃回扣,是不是爱贪小便宜等,群众看的比老板清楚,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钱投在人品不好的人那里。 组建团队,可以用内部众筹、股权认购的方式,让几个人组团竞争,谁能凑齐班子并且找到的钱多谁干,当然这个班子的成员作为CEO的合伙人也必须是单位的优秀员工,可以担起重任的。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主观上的喜好,而是用客观的标准帮老板选人,同时变相的帮忙选团队。让带头大哥和小兄弟互选,他们能真正扭在一起,就是一个真正可用的团队。 利益分配中的平衡 是不是能平衡好双方的利益会直接影响着内部创业计划的发展态势。在创业项目还小的时候,保持着一种起始的静态平衡是有利的,也很有必要,比如创业团队占股40%,但是分红时对半或者占60%,会让创业团队心无旁骛去发展自己。而如果创业团队把资产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,还用这种比例分配就会引起创业团队人心的动荡,因为毕竟是这些人在辛辛苦苦赚钱,付出和回报相差太悬殊一定会引起不满。 当这种动荡对项目的经营产生影响,损失就不可避免甚至无可挽回,所以老板更要关注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,在项目初创时就要未雨绸缪,比如和创业团队约定好,项目做到什么阶段,分红怎么调整,股份怎么调整,甚至当项目做到一定阶段,大小股东身份相互调整等,这样就可以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利益平衡关系,对项目的发展一定是利大于弊。 项目活着并且一直发展就是最大的财富,投资就会一直有收益,倘若贪心只关注短期利益的获取,失了民心,项目失败,就真的是得不偿失。 经营风险的分担与平衡 ...

Read more

懂人性,才能传承好家业

创业难,守业更难。有的创始人舍不得放权,有的二代不想继承家业,职业经理人也不知靠不靠谱,该怎么办?只有了解交班人和接班人的人性表现,才能设计和执行好企业的传承规划。 麦肯锡报告显示,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,仅30%左右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,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不足总量的13%,只有5%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。 统计数据显示,未来5到10年,我国有300多万家民营企业将进入企业传承期,能够顺利交接的预计仅有30%,其余70%会面临各种问题 接班人视角 儿子接班  如果没有系统的传承规划,没有做好各种权力的平衡与制约,只是因为子承父业的思想就贸然把企业交给儿子,也就相当于把所有权、决策权、经营权全部传给了他,这样的传承既没有制衡力量,也没有人监督,结果通常会非常可怕。 另一种情况是,儿子被迫接班,对家业不感兴趣。在这种情况下,儿子有可能会把企业再转交给外人,从而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。 还有,如果民营老板把企业传给几个孩子,股份平分或相对平分,会导致股权过于分散,没有控股股东。 女儿接班 如果创始人没有儿子,就只能把企业交给女儿。如果女儿性格强势,则和交给儿子的结局差不多。如果女儿性格弱势,通常女婿会强势一些,这样,企业就会被女婿掌控。 如果有两个女儿,两个女儿是一家人,两个女婿却不是一家人,所以很容易想到分家,各自说了算。 外人接班 在现实中,创业老板愿意把企业交给孩子、孩子也愿意接班的概率其实是很低的。有数据显示,儿女意愿接班的仅有18%。多数企业别无选择,不得不考虑把企业交给经理人。 这不能说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,但前提是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传承体系。在现实中,太多老板对传承体系没有清晰的概念,对企业传承也没有做合理的准备,对人性的认识更是模糊不清。 最终导致经理人权力无限大,责任无限小,赚了是自己的,亏了是老板的。 交班人视角 形交实不交 交班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。真正像王石那样理性的,毕竟还是少数,太多的老板其实是形交实不交,疑神疑鬼,什么都干预,什么都还想说了算,实际上还是大权在握。这样做,对接班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。 舍不得放手 王永庆85岁交班,李嘉诚90岁交班,这让很多老板错误地认为自己也能活很久,考虑交班还早。能活很久才交班,是小概率事件,而且传承的设计要比想象的更为复杂、耗时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 ...

Read more

合伙人合的不是钱,而是人品、格局和规则

创业,本就是九死一生。但目前,你听到、看到的都是九生一死,一个个成功的IPO都把企业家光环的一面无限放大。因此,掩盖了大街小巷里,每天都在破产、倒闭,痛哭、失败的人。 因此,你的眼里,才都是成功。并用这类与你无关的成功来激励自己,这才是最可怕,也是最可悲的。 创业,其实不是为了发财,而是为了去做一件事情,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过程;而不是成功与否的过程,是信任与格局的筹码。 创业,一个人很难成事!因此需要合伙,但合伙到最后,基本上没有一个善始善终的。更惨烈的是:合伙打天下成功之后,发生了各种父子反目、夫妻结仇、兄弟残杀的血淋淋的事件。 所以,合伙,合的不是钱,而是人品、格局、规则! 投名状法则 1、出钱规则(各出多少?差额如何平衡?股权如何划分?) 2、出力规则(如何分工?谁干什么?什么责任?) 3、赚钱规则(赚谁的钱?用什么去赚?怎么个赚法?) 4、执行规则(谁去执行?怎么执行?什么责任?) 5、领导规则(谁来领导?资本领导?技术领导?销售领导?当赚钱的人和出钱的人不是同一个人时,谁当领导?领导权多大?集体投票权多大?) 6、罢免规则(领导出问题怎么办?战略出问题怎么办?哪些事件发生才可以启动罢免程序?) 7、退出规则(为了不把矛盾扩大化,如何退出?原股退出还是议价退出?损耗成本计算标准?) 翻脸法则 (提议、动议、附议、反对、弃权、表决的议事规则) 1、战术失误处理规则(是换将,还是换方法?) 2、战略失误处理规则(是换帅,还是换战略?) 3、观点冲突处理规则(是投票平息,还是专家平息?) 4、人格冲突处理规则(是打架解决,还是司法仲裁?) 5、发生矛盾处理规则(是控制情绪,还是找出问题?) ...

Read more